|
学会计的去做销售,学电子信息的去做外贸生意,学物流的去做甜点……临近毕业,6月6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就转行,其中文科生转行现象比较多。
找工作,希望有专业优势
张晓是安阳师范学院的一名毕业生,眼看即将毕业,她十分迷茫。“我是一名艺术生,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对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该专业的就业形势还算可以,但是现在前景并不乐观,估计毕业就要改行了。”张晓说。
“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觉得一个小姑娘,学文科也挺好的,大学期间也从没落下过功课,但是眼看就要毕业,专业对口的话只能找到月薪2000左右的文员工作。”即将毕业的张兰芳无奈地说,她所学的专业相对比较容易找工作,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晋升优势。
改行,更好地适应社会
“没有哪个企业会招没有工作经验的会计,因此,也只能所有的岗位都试试了。”正在对着电脑投放简历的王宁说,销售、文秘、接线员……几乎自己认为能做的岗位,她都投了简历。而且他们班的同学,找到工作的人数连一半都没有,而且专业几乎都不对口。
“找到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学了4年的食品营养,在工作岗位上一点都没派上用场。”比起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同学,马鹏要幸运得多,他毕业就考进了公安系统,正式上班前,进行了岗位培训,但是4年的专业知识,几乎全部荒废。
“改行,我们也十分无奈,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不想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问起为何改行,不少应届毕业生如是说。
对于大学生毕业就转行的现象,我市一家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王康认为,这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带来的结果,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就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不能盲目跟风,只寻求热门专业,造成供大于求。“供过于求,不得不转行。”王康说。
培养人才,还是要围绕市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科科长龚占玺表示,从目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因为如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需求脱节,相比较而言,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比较容易就业,而且与所学专业匹配。“市场说明一切、检验一切。”龚占玺说,这就需要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专业调整,并加强高校毕业生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促进劳动就业向技能化转变,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