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记者在我市首座“气象科技公园”了解到,这是―个集天气雷达监测、地面气象观测、科普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分为气象观测区、科普展览区、功能管理景观区等七大特色功能区。目前,该项目已投资3600多万元,完成了园内业务楼、观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具备气象观测、生态休闲等功能。该项目是我市创新气象服务手段、搞好农业技术应用创新的个例。
我市实施了农业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科技应用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我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研究所合作,在全省首家地市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小麦苗情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苗情监测自动化、苗情动态可视化、苗情管理科学化。我市研发应用的农林病虫自动测控系统物联网,达到足不出户对农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掌握、分析,目前全市共有5套终端设备。
我市还创新农机集成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为高效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机械深耕深松、镇压保墒、化肥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进一步拓宽了农机应用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强化了科技支撑。目前,全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此外,我市还创新气象服务手段,建设我市首座“气象科技公园”,深入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目前,全市结合高标准粮田和当地农业特色,共建成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7个。
|
|